1. <nav id="fg0sf"></nav><em id="fg0sf"><p id="fg0sf"><dl id="fg0sf"></dl></p></em>

      <em id="fg0sf"><p id="fg0sf"></p></em>
        1. <em id="fg0sf"><p id="fg0sf"></p></em><wbr id="fg0sf"></wbr>
        2. <wbr id="fg0sf"><p id="fg0sf"><dl id="fg0sf"></dl></p></wbr>

            核心閱讀:7月至9月,河南全省出現13次較大范圍強降水過程,尤其是“7·20”極端暴雨,造成鄭州等多地遭受嚴重洪澇災害。

              河南氣象部門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防災減災救災和對氣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克服汛情、疫情帶來的雙重影響,心懷“國之大者”,堅決筑牢氣象防災減災第一道防線,涌現出一批可歌可泣的先進人物和感人故事。

              高鐵駛入河南,手機上跳出一條短信——“暴雨無情,人間有愛,災后重建,共抗疫情。”

              寥寥數字,道出兩個多月來這片土地多舛的經歷。

              近3個月來,13次較大范圍強降水接踵而至,把中原大地澆得喘不過氣;中途,疫情又橫插一腳,打亂人們災后恢復重建和應對新一輪汛情的腳步。

              “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國史。”這個夏天賦予了這句話更復雜而沉重的意味——看啊,這大半部由風雨寫就、更被風雨翻開又一頁的《河南》,字里行間濃縮著中國人與天災博弈時一脈相承的勇毅與不屈。

              其中一筆,當之無愧,屬于氣象。

              補天歌

              河南的歷史里,貫穿著人與各種自然災害的斗爭,其中相當一部分,屬于人和水。而這其中,今年7月又注定是被歷史深深折起的一頁。

              它總是勾連起屬于河南的獨有記憶——

              57歲的新鄉市氣象局局長申安喜蹚著齊腰深的水去參加防汛調度會議時,想起2016年7月19日暴雨傾城的安陽。當時作為安陽市氣象局局長的他也是這樣兩頭奔忙,不是在冒雨趕去防汛指揮部的路上,就是坐鎮氣象局,一熬就是一個大夜。“7·19”,刻在他腦海里的不僅是三個數字,更是三條鐵律——遞進式服務、守住山區和及時發聲。

              回望歷史深處的那些關于水災的描述:“平地水深二丈”“關市幾沒”……如今,也是“大雨成災”,但幸而黨旗所在即是民心所向——甚至不需要一聲令下,已經有數不清的人力、物力、關懷和鼓勵逆著洪流匯聚于此,守護“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被喚起的還有更久遠的傳說——當目之所及、一片澤國,當電斷了、網沒了、通信信號時有時無,現代文明幾乎“癱瘓”,就仿佛一夜回到華夏文明的開端——洪水滔天,大禹竊息壤治水;天柱摧折,女媧煉彩石補天。

              這是河南乃至中國人對于水患最初也最直白的想象。

              但在中國人的故事里,沒有神,沒有神眷者,有的是敬畏生命、不吝犧牲、恪盡職守、團結協作、以肉身與災難博弈的人。

              精衛曲

              大災突降時,每個人往往不是補天的女媧,而是填海的精衛。

              大雨如注,洪水肆虐,圩堤決口,在7月侵襲河南最極端的那場暴雨中,鄭州市氣象局黨員干部李書嶺和同事,一直奮戰在搶險自救一線,堵決口、挖圍墻、排積水……風雨最猛烈的時候,大院里已經水電全斷,所有的業務靠地下一層配電室里的發電機維系。

              街道洪水倒灌!圍困在大樓里的39名職工迅速集合。女職工負責觀察水勢上漲情況,警惕樓中滲水加??;男職工分成兩組,輪流把灌進地下一層的水往外排。

              一盆接一盆,一組又一組,但步步緊逼的水位線仿佛在“嘲笑”人類的天真。有一瞬間,李書嶺忍不住在心里發出悲鳴:“可別下了吧!”他感覺到了無力,甚至是死亡的恐懼——在抱著被子,蹚著齊腰深的積水去堵煙道口時,那里的地面已被大水泡得松軟,李書嶺一腳踩空,瞬間只剩頭和肩膀在外面。是同事們撲上去緊緊抓住他的手,才把他從坑里拉了出來。

              水還在上漲,但沒有人停下。他們只是沉默地用盆舀、用桶接,沙袋不夠了就上被子,堵住能堵的一切口子。

              最終,在所有人的努力下,他們守住了發電機,撐過了五天五夜。

              一天后,鶴壁市淇縣氣象局職工李瑞星感受到了像李書嶺一樣劫后余生的心情。斷水斷電,發電機“罷工”,只剩一臺UPS(不間斷電源)撐不了多久。李瑞星和同事康耀杰、門衛師傅關全喜一起,開著面包車去老鄉家里借發電機。

              積水已經漫過路面,車輛像浮在水上的一葉扁舟。突然,前方水流一陣上涌,瞬間沒過發動機,車徹底“趴窩”了。四下一片漆黑,站在齊腰深的水里,三人的不知所措很快被身后路人的車燈驅散。陌生人二話不說,幫他們把熄火的車推回路口,又將他們載回氣象局。三人隨即換了一輛底盤更高的車,輾轉三個小時,在UPS撐到極限之前借回了發電機。“那時候想不到害怕,只想到電不能斷。”李瑞星說。

              在鄭州,在鶴壁,在新鄉……身處一線的氣象人,無一不這樣奮不顧身,冒著瓢潑大雨去檢修氣象站,蹚著齊腰深的水來上班,忍著恐懼在水過腰時出門采購生活必需品。在鄭州,市氣象局里斷水斷電,還不忘打開大門讓路過無處躲雨的人們暫時棲身,“保證每個人都有熱水喝。”在鞏義,甚至有人在被水沖走后抱著大樹幸免于難,被救援隊救下后,不顧滿身劃傷轉身就投入對他人的救援中。

              支撐他們的有責任和使命,更有從他人身上汲取的暖意——當物業人員和院內居民拿著家里的被褥紛紛冒雨奔赴,當自己在沒過胸口的積水里打了趔趄、被陌生人一把攙起,當被困得救后路人遞上干凈衣服和熱飯熱菜……

              天災面前,微小的執著最終創造了奇跡——氣象數據無錯漏,人員皆平安,斷水斷電不斷業務。

              河南氣象人證明了,努力匯聚的螢火,也能照得一方天地敞亮。

            7月20日,鄭州市氣象局工作人員冒雨維修自動站。圖/張亞麗

              治水賦

              有時候雨真的不下了,反而才是鏖戰的開始。

              7月23日,從19日開始“轟炸”衛輝的特大暴雨告一段落,衛輝市氣象局的積水開始“讓步”,在此駐守了8個日夜的“五朵金花”——徐夢雪、吉錦夷、丁海棠、張玉欣、王靜曉,也終于松了一口氣。

              8天以來,鬧鐘一小時一響,因為決策服務材料必須逐小時呈交。替下來的人就在床墊、椅子上甚至地板上靠一靠、趴一趴,但更多時候是回應隨時響起的電話,電話那頭可能是兄弟部門的需求,也可能是普通民眾的求助。

              她們以為守住了,但23日下午,洪水殺了個“回馬槍”。氣象局院子里水位寸寸上漲,而此時衛輝縣城的情況也不容樂觀。丁海棠、吉錦夷、張玉欣三人的家就在本地,就在洪水圍困之中。“一頭是你的責任,一頭是你的家人,兩廂撕扯。”局長徐夢雪這樣形容。有人躲起來偷偷抹眼淚,但在同事面前又死死地收住了慌張和不安的情緒。

              事實上,四人——包括輝縣的家剛剛被淹的王靜曉,本來都能回家看看的。從19日開始,徐夢雪就逐一問過大家的意見,直到洪水再次上漲的這一刻,所有人的答復仍然是:“你不走,我不走。”而徐夢雪早就打定了主意,要守著氣象業務直到最后一刻。2018年調任衛輝市氣象局局長時,前輩就告訴她,縣氣象局從1959年建立以來,風里雨里數據沒有一刻中斷,“數據,是業務的‘根’,不到萬不得已,絕對不能斷!”

              她們真的守到了“不得不撤”的時刻。26日6時,徐夢雪和前來支援的新鄉市氣象局3名同事離開時,為了做好分洪準備,衛輝幾乎成了空城。

              說不清是不甘還是不舍,這個剛剛30歲的年輕局長最后回頭看了一眼守了11天的氣象局。在這11天里,她們在洪水圍困中,共發布重要天氣報告4期、各類預警信號39期、服務材料60余期、預警短信2萬余條,為政府防汛救災、科學決策提供了重要支撐。

              在衛輝氣象“娘子軍”身上,能看到太多熟悉的影子:暴雨來了,他們就守在會商室、業務平臺、防汛抗旱指揮部等支撐防汛救災的地方;蓬頭垢面,雙眼通紅,沒有條件梳洗,甚至不得不穿著睡衣值班;人人血管里恨不得流的是茶和咖啡,離開工作臺走路都是飄的。

              從7月31日開始,疫情的陰霾逐漸籠罩河南。在疫情最為嚴重的鄭州,有人往外走——一聽所住的小區要封閉,背個小包就此住到了臺里;有人往里進——鄭州國家基本氣象站被劃入高風險區域,為保證業務運行,7名職工二話不說就走進封閉區里。10天?20天?他們也數不清在臺里住了多少天。家,成了閑暇時才能惦記的奢侈品。直到由于疫情防控實行“AB班”制度,有的人才終于回了今年7月的第一趟家,有的人則整個夏天就僅在家完整地睡過一晚。

              而他們拼死“護住”的業務,在這個汛期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氣象是我們的眼睛和耳朵!”新鄉市應急管理局防汛抗旱科科長黃立省說。氣象部門對山區次生災害和城市內澇的提醒,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新鄉6支消防救援隊和兩支民間救援隊派駐山區,河南省應急管理廳急派25名搶險隊員、6輛應急救援排水車趕赴新鄉進行防汛備戰……早預警、早部署,為山區民眾轉移打出了提前量,也將新鄉城區受內澇的影響降到最低。

              “為了避開大風天,我們提前一天啟動了小灘坡蓄滯洪區。”鶴壁市應急管理局副局長?,F順說,這不僅僅是時間上的更改,更涉及人員轉移安置部署的變動。根據預報,7月31日可能出現雷暴大風強降雨天氣,政府提前兩天緊急部署小灘坡蓄滯洪區人員轉移,一天一夜之間轉移群眾8萬余人。7月31日19時至8月1日零時,正如預報的那樣,雷雨大風突起,共有14個站點瞬時極大風速超過28.5米每秒。

            鞏義市氣象局業務人員密切監視天氣變化情況,及時發布預警信息。圖/文 李曉歡

              愚公辭

              “在此之前,500毫米真的是我們對河南過程雨量認知的極限。”河南省氣象臺臺長王新敏說。

              早在7月14日,這次過程就已經被預報員列為重點關注對象,但具體能下多大?大家意見不一。王新敏一看到天氣系統就緊張起來,又是她的“老對手”——低渦。

              2008年,也是7月的一場雨,由于對西南渦路徑預報出現偏差,讓包括王新敏在內的預報員沒能及時鎖定暴雨落區。第二年,她就申請了專項課題,從此和“渦”死磕上了。

              2013年,河南省氣象局暴雨預報創新團隊成立,向極端暴雨預報技術發起挑戰。他們統計了河南有氣象數據以來的20場極端暴雨后發現,低渦和遠距離臺風是兩大主因。而7月17日至23日的這場雨中,兩個“禍頭”聚首,在異常偏北的副熱帶高壓的推波助瀾下,一旦產生持續性暴雨,“過程最大雨量在500毫米以上不是沒有可能”。這也成為14日下午省氣象臺災害性天氣發布小組的最終結論,并隨后呈交省委、省政府。

              從15日至17日,來自各方的質疑聲從未斷絕,但氣象部門從未松口。“因為支持這個結論的理由一直存在。”王新敏說。暴雨、強對流創新預報團隊的各項成果賦予了預報員底氣,來自山東、江蘇省氣象臺等兄弟單位也給出了具有相當指導意義的建議。

              但這個天氣系統的路徑太奇怪了,16日至19日繞著河南轉了半圈幾乎消失后,又突然在20日于鄭州西邊生出一個尺度極小的低渦并逐漸北移。這前所未見的系統,帶來了整整6天的狂風暴雨,全省過程平均降水量達242.1毫米,鶴壁、鄭州、新鄉等地基本下完了平均一年的雨量,單點過程累計降水量最高達1122.6毫米。

              “我們原來不知道能下這么大,但現在我們知道了。”這一輪暴雨將進入極端天氣案例庫,成為未來研判雨情時新的參考坐標。

              氣象人從每一次災難中汲取成長的力量。

              1975年河南“75·8”暴雨后,中國氣象局召開了專門針對北方暴雨的“北京會戰”研討會。第二年,來自北方14個省份的50余名科學家又在南京空軍氣象學院專門研究“75·8”暴雨成因。

              2021年“7·20”暴雨后,中國氣象局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氣象工作和防汛救災重要指示精神,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謀劃做好極端天氣監測預報預警服務工作,不斷提高短臨預報的準確率和早期預警的時效性,完善極端天氣的業務體系、服務體系、技術體系、管理體系、政策體系,切實筑牢氣象防災減災第一道防線,有效應對風險挑戰,推動氣象事業高質量發展和氣象強國建設。河南省氣象部門積極探索“遞進式預報預警工作機制”河南模式,各地認真實踐,鄭州市市長牽頭,氣象局、應急管理局和市委宣傳部共同組建應急發布群,打通了氣象信息向媒體、校園、小區物業傳播的通道,在8月19日、8月21日至22日的暴雨過程中發揮巨大作用。

              “在抗擊本次暴雨洪澇災害過程中,我們對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氣象工作的重要指示認識更加深刻。”河南省局黨組書記、局長王鵬祥說,在全球氣候變化背景下,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多發、頻發、重發。河南省氣象局正認真總結經驗教訓,著眼長遠,加快科技創新,高質量推動氣象現代化建設,進一步筑牢氣象防災減災第一道防線,提升應對極端天氣的監測預報預警服務能力和水平,為河南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高水平氣象保障。

              征途縱有崎嶇坎坷,但技術總在更新換代,薪火相傳的氣象人總在成長——無非是如愚公一般遇山開山,“何苦而不平”?

            8月21日夜間,新鄭市東郭寺區域自動氣象站出現故障,經市氣象局業務人員迅速搶修,氣象站數據傳輸恢復正常。圖/文 梁亞輝

             ?。ㄗ髡撸喝~奕宏 周愛春 王仁驍 李慶峰 責任編輯:張林)

            上一篇:雷雨夾冰雹白晝如黑夜          返回頂部        關閉窗口         下一篇:“雷擊村”有了防雷小學
            1. <nav id="fg0sf"></nav><em id="fg0sf"><p id="fg0sf"><dl id="fg0sf"></dl></p></em>

              <em id="fg0sf"><p id="fg0sf"></p></em>
                1. <em id="fg0sf"><p id="fg0sf"></p></em><wbr id="fg0sf"></wbr>
                2. <wbr id="fg0sf"><p id="fg0sf"><dl id="fg0sf"></dl></p></wbr>

                    成年免费A级毛片高清香蕉